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等待或實踐我們的『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

等待或實踐我們的『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

撰文: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在近日台灣電視台播放著『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這是一部前幾個月剛在日本播映完畢的戲劇,關於社工如何處理著個案,如何把所謂的『生活保護』的補助做好,而在之中學習、調適與成長著。但自己對於這個戲劇的標題特別有感,『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確實如實地反映著做為社會福利工作者,在具象不過的目標。這個標題的雖然來自於早先的日本漫畫原著,但真實的出處是來自於日本憲法的基本條文:國家應當保障著每個人都擁有『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

因為對國家有這樣的期許,所以『國家』才會孕育而生相關的福利政策,試圖協助那些在所謂的『最低限度』之邊緣遊走的人,也能高於『最低限度』而活,而不只能活,而是有健康且能擁抱著文化人事物而活。當一個人低於社會生存所需的物質底線時,他要活在這個社會是無比困難的,任何國家都不會放任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多少會用福利制度把大家撐起,超過那個活在社會上的『最低限度』,但即便有了超過『最低限度』的物資與服務了,似乎也不行,你不能窮困的過著,但卻因此身體匱乏,或沒辦法對生命中的社會文化事務產生選擇,你不能失去信仰,或是失去對社會參與的興趣。

我們的社會喜歡談生活的天花板,例如你成功後可以做什麼,當你有錢後能追逐什麼,什麼是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或許就是穿你能穿得牌子的衣服,開一台好車,住一個鬧中取靜的社區,別人投以羨慕的眼光,而你也由然自得。這一切沒有什麼不對,對生活天花板的想像只是反映著我們對成長的渴望,當然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物質的成長,是最明顯可見的,而因為物質所獲得的目光,已導致的內心優渥也是充滿魅力的。

但這個社會哪還需要去定義什麼是最好的生活,或是優渥的生活呢?或許我們會在理想生活,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是精神上的厚實之間辯論,但你擁有一台50萬的車,跟你擁有一台150萬的車或說是根本沒有車,本質上應該是同等健康的,也可以說無法直接決定你能不能健康,因為擁有車或許在許多地方已經超過了你生活的基本必須;而你只對綜藝節目有興趣,或是你熱愛台灣當代文學,也本質上是同等的過著閱讀文化內涵的生活,只有你對某件事情有熱情與興趣,這一切應該都只是生活方向的選擇差異,稱不上是所謂的『有沒有過好生活』或是『能不能好好活著』的問題。
或許我們太過於物質,所以只以為擁有了基本的物質,而我們就會好好且有尊嚴的活著,所以就算我們滿足了生活物質的最低限度,我們也無法放棄尊嚴或是自身的健康。應該這樣說,除了在所謂的『最低限度生活』外,我們亦然無法放棄健康的求索與對社會文化的關心與渴望。


什麼是『最低限度生活』,而什麼又是『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


我內心就浮現這樣的問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最低限度生活』是什麼呢?是每天有東西吃,有地方住,還是要有工作,自給自足呢?如果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要能夠衣食住行自給自足可能才是『最低限度生活』,而當我們真的過得很困頓時,沒辦法吃東西,沒地方住,或是沒有辦法移動去工作時,政府就得以介入你的生活,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把我們推向能自給自足就是如此了!

但我不禁想問除了衣食住行得以過得去,那我就足夠了嗎?如果這一切稱為貧窮的狀態對我的內心產生衝擊,那我可以健康地活嗎?或說我雖然嘴巴吃進去了東西,有了飽足感,但我就因次健康的活了嗎?還是我每天吃著殘害健康的食物,即便活著也是一種『快速邁向死亡』的活著。而我內心也產生另外一種想法,當我貧窮時,我就失去了感知文化與社會事務的權力了嗎?是不是對於貧窮的人來說,參與信仰活動,或是關心著社會都顯得奢侈呢?
什麼健康的生活,而什麼是有文化的生活呢?當我們的政府社會想要讓人『最低限度』的活著時,我們能不在乎這些嗎?如果『最低限度』就等同所謂的貧窮,那我們應該因為貧窮而犧牲這一切嗎?

或許對我來說,一個成熟的社會,當政府想要介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不能只是提供物質的資本,我們不能不提供關乎心理的資本,沒有一個健全的心與身體,我們要如何面對貧窮,而我們要如何參與社會,要如何浸潤於文化中而有感呢?

我想說的是,這個社會不能把生活跟健康與文化分割,我們不能只享有物質而就以為我們就活著,我們也不能以為面對貧窮,物質的賦予就可以讓人真正的活著,而是健康、文化與最低限度的生活,應該是綁定再一起的必要條件,我們的社會必須在意那生活中一切讓人邁向健康的條件,例如人的行為與內心狀態,而我們的社會也必須在意那生活中一切能讓我們感受文化的條件,信仰、傳統事務與藝術等應該是我們最低最求,而不是有錢之餘的休閒娛樂。


心理資本 Mental Capital

當我想要找一個既有對於這樣索求的綜合性講法時,不得不往幸福相關的政府論述來找,許多國家對於何謂幸福生活總有整合性的論述,而英國就是其中一個提出想法的國家,或許他們的整理可以讓我們想像,『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的路可以有多寬,如果我們要涵蓋這一切又有多少服務是心理學層面的。

他們運用著心理資本 Mental Capital這個概念來說明:所謂的心理資本就是個人認知與情緒的所擁有的資源,包含個人的認知能力,是否能彈性有效地學習,而是如何表現自己的社交技巧,與面對壓力的復元力。而這也是反映著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上有效的貢獻著,以及如何體驗自己最高品質的生活。

關鍵就在於『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上有效的貢獻著,以及如何體驗自己最高品質的生活。』,這顯然反映著要能夠擁有『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重點在我們的心理資本,而非物質與金錢。或許物質資源是輔佐你累積心理資本的條件,但也並非是絕對。就舉一個簡單的心理學研究為例子(Kraus等人 2012),許多自認為自己是高社會階層的人,容易用自我中心的想法看世界,而非妥善考量環境脈動對自己的影響,這聽起來很弔詭,但確實如我們常常經驗到的,有錢人總是比較自私、比較保全自己的資源,而社會上過得還好的人,卻對環境社會大方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台灣或許一直是一個重物質卻捨棄對心理資本重視的國度,不是說金錢不重要,但邏輯上,累積的心理資本,是不是才能讓我們在未來健康上的補償,與社會問題的面對上才能真正的解套,減少國家資源的投入呢?而台灣的政府有要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把協助國民達到『最低限度』的生活,轉向達成『健康又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呢?
下面這張圖是綜合性的看待心理資本(圖中涵蓋著各式各樣的心理資本與影響著其資本累積的內在與外在因素)在我們生命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如何跟環境、跟社會、跟家人與同儕互動,我們的身體又如何與之產生交互影響,牽動著我們如何存在於世的成就呢?想想看人生中各階段的歷程,我們倚賴的是透過學習而成長,而這不是在心理不過的面相嗎?如何學得好,如何與同儕相處,如何成為父母,又如何貢獻社會,是不是也決定著我們生活環境的品質呢?

mental-01.jpg

看著圖中各式各樣方塊與圓圈,都代表著一個值得關注的心理特徵或是影響因素,也值得我們索求相關能協助自己的資源。或許有朝一日,我們的國家會把人的人生看成一個關乎心理成長,人際互動、參與文化與鞏固健康的歷程,我們對社會的產值並不只有價錢,而是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而我們的幸福不只是擁抱了物質,而有更多對健康與文化的想像,有更多的心力追求認同、創造與發展。


參考文獻:

Foresight Ment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Project (2008). Final Project report – Executive summary. The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 London. 

Kraus MW, Piff P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 Psychological review, 119 (3), 546-72 PMID: 22775498

能療癒你的友情.....

能療癒你的友情.....

我們要怎麼樣讓一個人『更在乎,更關心』?(並非指自己)

我們要怎麼樣讓一個人『更在乎,更關心』?(並非指自己)

0